中國對台啟動貿易壁壘調查,對台灣扣件業是利或弊?
中台的貿易拔河
中國商務部在4月12日發布公告,對台灣禁止大陸進口的產品展開貿易壁壘調查,目前包括五礦化工產品、農產品、紡織品等,調查為期9個月,在特殊情況下可延長至2024年1月12日。但若是延長到明年1月12日,正巧是下次台灣總統大選的前一天,這樣在政治上的針對性意味就濃厚了。數家國內媒體指出,中國對台讓利的時代恐將終結,可能導致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的結束。學者指出:「在現在的亞太緊張情勢下,以前中國對台灣禁止2,455項產品輸入自大陸一事,採取模糊不深究的態度,現在狀況不同了,中國自己經濟不好,對美、台的關係改變。『你好我就對你更好,你壞我就對你更壞』。」
因此,中國若透過世貿組織(WTO)對台提出抗議,基於雙方應符合「最惠國待遇」以及不得對會員有歧視性待遇的原則,台灣恐將不得不對中國所要求的產品開放進口。目前台灣禁止中國線材及扣件產品進口,若中國選擇要求出口線材及扣件到台灣,基於線材是扣件的原物料,此舉會對台灣扣件產生什麼影響?
台灣扣件業,將受福或受禍?
在調查結果公告前,一切皆是未知數,所以我們必須未雨綢繆。由於台灣禁止從中國進口鋼材,因此目前台灣扣件業者都使用台灣中鋼所供應的線材,換句話說,中鋼可說是主導了台灣扣件業的原料供應。近三年來,中鋼因應國際情勢不斷調漲線材價格,使台灣扣件企業的生產成本提高、產品價格提高且利潤空間減少。將來若中國的低價線材可以進入台灣市場,中鋼將首當其衝受到最大的競爭,而使用中鋼線材的台灣扣件產品的價格競爭力也會受到巨幅變化,影響層面恐不小!
對此,惠達特地電訪了數家不具名的台灣扣件業者,他們的看法並非全然的悲觀。首先我們先談談未來可能面臨的難關。台灣內銷年需20萬噸扣件產品,勢必受到中國進口之扣件的競爭,整個內銷通路也跟著會大幅度改變,原主打內銷市場的廠商必須盡早評估與準備。反之,採用中鋼為主的線材來生產扣件的廠商,未來勢必要增加選用來自中國或其他地區的線材。在未來內外銷市場的競爭方面,其利弊還待評估與因應。
也有業者在電話中向惠達透露樂觀的看法。他們認為可以因應的方式,是在未來使用中國或他國進口的低價鋼材來生產堪用、品質合格、有價格競爭力的產品,同時,也使用中鋼的高品質線材生產車用、醫療、航太螺絲等等重視品質、含高附加價值、價位可接受的扣件。
某業者提出了另一個解決之道。多年來,台灣扣件產業為了分散風險並降低生產成本,已在東南亞以及其他許多國家設立工廠。假若中國線材進入台灣,台灣扣件企業可將旗下持有的工廠做出區隔。舉例來說,他們可指派某一個特定的工廠只使用進口鋼材,另一個工廠只使用中鋼的線材。此做法可避免線材的混料所導致的品質問題,也可最大幅度降低業者的投資成本與製造成本。
做足準備,伺機而動
綜合多家業者的觀點後,「關關難過關關過,危機中仍有轉機」是我們對台灣扣件產業的現況詮釋。「中國的低價線材對台灣來說不一定全然是危機。我們應該要看出中國線材的優勢,將它轉化成我們的新商機。數十年來台灣扣件業經歷了各種經濟危機,我們不都是這樣突破困難而生存至今的嗎?」
展望未來,中台的貿易壁壘談判勢必將隨著亞太的緊張情勢而有諸多變因與不確定因素,我們現在該做的是辨識出它們並做好準備,隨時因應!